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理想国刘亦菲 VS 青年沟铁锤妹妹

理想君 歴史之島 2022-05-02

书单|好书总能打破你的想象

高山杉:陈寅恪的第一篇学术文章



 理想国imaginist


via Félix Vallotton



我买书___,看书___。请接龙造句。

“我买书雷厉风行,看书磨磨唧唧”(@星舰飞鸟),“我买书冲在前,我看书缩在后”(@呐喊的孤旅者)……为了不至歪楼,就此打住,回到主题。

理想国编辑部同事们,买书冲在前、雷厉风行,至于看书嘛,就不知道了。如果看稿子算看书,那就是每天与书相伴(听上去还成“书呆子”),去去去。

理想君请同事们每位推荐两本喜欢的书。大家不好意思,用了行走江湖的“花名”,想国刘亦菲、青年沟铁锤妹妹……哎,都这样的,太不像话了。

不知道哪本书入你法眼?你偏爱哪位的推荐?请放肆留言评论吧,理想君。
 




@咸烧白

 
《帆与锚:澳大利亚简史》
[澳]杰弗里·布莱内 著,鲁伊 译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澳大利亚也许是一个存在感很弱的国家,最知名的符号也不过是袋鼠和考拉罢了。但澳大利亚也很特殊,它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独占了一个大陆,远离整个世界的核心地区,从英国的犯人流放地走到今天,也吸引了众多的华人移民前往定居。如果你想了解澳大利亚是怎么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这本书大概是目前非常不错的选择,它是澳大利亚人写的澳大利亚史,文字生动优美,镜头感十足,抓住了澳大利亚民众和国家历史的核心特质。前些天译者发来一小段话:“去年疫情期间打发困守时光时翻译的这一本小书,属于那种大多数国人恐怕不会感兴趣但对小部分人(包括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十年的我自己在内)极其实用且有益的书。”也没有特别要介绍的了,如果感兴趣,就拿起来,开始读吧,所有的答案都在书里。


《勘破狐狸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和书事》
吴真 著


书名够奇特,封面够简单、开本也很友好(要是封面和内文纸张再柔和一点就更好了)。作者探幽索微,在文献与实地间穿梭,像侦探一样去叙述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小故事”,还原那些有血有肉的文化中人,他们的命运令人唏嘘。文字干净,让人感觉很舒服,外行如我,当时甚至觉得每一个字都好看。最喜欢《被鲁迅记忆抹去的敷波先生》《三菱岩崎家的收藏事业与醑宋楼藏书》《在东京的边城,偶遇<边城>》《郑振铎与中日文献争夺战》这几篇。作者还写过一篇文章,《麦兜的绝技抢包山:比饿鬼更快、更高、更强》,也很有趣。



@Derrick马


《失焦》
[匈]罗伯特·卡帕 著,徐振锋 译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但卡帕自传的名字,偏偏“焦点不太准”。幽默诙谐,收放自如,《失焦》从里到外,都透着都这种气质。这本书很好读,某种无差别阅读,嗯……就像某种无差别攻击。


《失焦》也见证我个人的一段工作历程。我做的第一本书叫《摄影的殿堂》(Great Photographers),这其中就有卡帕。这本画册要在意大利共版合印,三周下厂,译者由意大利语原文翻译,但我只能对着英文PDF编稿子。《失焦》和恰巧当时CCTV-9频道播放的纪录片《罗伯特·卡帕:战地摄影师的传奇人生》成为了自己手头最重要的参考。我就是这么入行的。 


2017年,马格南图片社成立七十周年,我决定为《失焦》做一个新版。我翻遍所能看到和买到的卡帕画册,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配了图片。我把书中主角“Pinky”的译名从“小粉红”改为“小粉儿”。尽管大爱《绝命毒师》的自己难免会出戏,但跟之前译法的出戏程度比起来,绝不在同一个杀伤等级上面。新版如上这般修订之种种,还有一些些,每次读者get到,我都很开心。《失焦》之后,我也没咋做过摄影书了。


《笔纸中国画》
赵广超 著
 


观看到底讲不讲道理,我是这么看的:不讲道理一时爽,讲道理一直爽。如何看懂中国画,作为一个野生的、非科班出身的编辑,我推荐《笔纸中国画》。


赵先生的道理——图像的事情,交还图像,“在图像的想象中寻求文字的依据”。图多,字少,有趣,好读。图,建立在头脑中形成的巨大图片库和精湛的图画技艺之上;字,微信体,短句小词,答疑解惑,言必有据。有趣,在于书中关联图像的旁征博引,真诚地与读者分享;好读,则是文雅而不失通俗,愿意与零基础读者平等交流。


如何看中国画?反正我都是隔着玻璃看的。如何看懂中国画?你觉得一个图像的G点和观点的痛点,哪一个更本能。当然,我承认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总之,赵先生的创作风格如此鲜明而有趣,我甚至认为他所有的作品构成了一个理解中国艺术的“赵广超宇宙”。


想到社会上屡禁不绝的《清明上河图》骗局,最后引述一段《笔纸中国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文字:“……村社坊里的景象显然不是文人的兴趣。开始时我们说过,在艺术发展中,无论对主题或形式产生过度的钳制,结果都将是艺术本身的损失。就这点,文人恐怕难辞其咎。可幸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有机会欣赏。”


@氧气


《寻琴者》
郭强生 著



如果说郭强生的前作《断代》是一场大戏,那么《寻琴者》就是一首悠远的钢琴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无言歌》,是一场不期然飘落的雪,一本可以在不同时期安安静静陪伴着你的小书。寻琴也是寻情,“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一个极具东方文化意涵的概念,指向人与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却萦绕在心的羁绊与眷恋。世间噪音乱耳,人如何才能弹拨调律自己的内心,让灵魂与身体合奏出最真的旋律,听到自己与另一个人的灵魂共振时发出的微妙声响?都说郭强生擅长写悲伤,可是我觉得他更擅长写的,是悲伤之后的轻与静。


《安静·肥满》
卢慧心 著


这些小说有一种饱满而熨帖的生活感,不是那种与生活正面相接的所谓现实感,而是各色人物在对生活的延宕与逃避中,生长出来的内在生活。那些悠缓荒芜的日常,在作者笔下看似是静止的,实际上是一种全观的视野,充满梦境般的未知性和生长性。正如赖香吟对她的评价:“你的小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好像有在写又没有在写。”一些小说中,主人公的心思从当下场景遁入回忆,这回忆松散弥漫,人与事都是模糊不定的,暧昧不明的情感,宁静又可怕,结尾处重回当下,像经历一个轮回,恍惚极了,但人事已非。她笔下的人物虽然在逃避常人眼中的生活,却比谁都更深地遭遇着生活,让读者看个明白。


@小张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英]史蒂文·米森 著,王晨 译


这本书让我有机会用亲切、朴素、新奇的目光进入考古学家的世界。打开第四十六章“尼罗河畔的烤鱼”,作者细致描述了一位男子弯腰将小块粪便弹入火堆,正当我一头雾水,作者(好像很激动地)写道:“一件关键的考古证据正在形成”。他描述带着嫩树枝的地懒粪球,“摸上去和闻上去就像被排泄当天那么新鲜”。他还拜访了地质考古学家同行,对方有个漂亮的玻璃顶柜子,没放硬币、奖牌或蝴蝶标本,而是放了“珍爱的史前粪球”。


我向朋友提到读后感(想抽几句像样的话做文案,但失败了),热情地提到里面出现的粪化石:蝙蝠的,鸟类的,有着驯鹿毛的狗粪……“看,你的物种(地懒)都灭绝了,但是你的粪还在,你穿越了历史……多么让人安慰……”安利大获成功,大家表示很有趣,“等有时间一定看看”。然后他们发现这本简史有一千多页(严正声明:其中有三百多页是参考文献)。


《东西街: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起源》
[英]菲利普·桑兹 著,吴晓筠 译


这是我去年推销得最好的书,目前还没有收到差评(不代表不可以差评以及不该被差评)。(朋友都是一些苛刻、毒舌或嘴刁的人,我用这几个词称赞他们的阅读品味,希望不要被看见。)豆瓣页面的短评和长评都写得很好,我不可能说得更好。PS. 别被书名骗了,内文非常好读。


@EG

 
《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
[南非]大卫·贝纳塔 著,张晓川 译

有些大实话,也许很多人都知道甚至认同,但还是要等特定的人说出来,就比如本书作者提出的,“活着很糟,死也很糟”。如果你怀疑这一观点,那么看看作者的论述,也许会和我们一起认清现实。而人就是这样:一旦隐隐的心结获得了刻画,负担变成了“外部的”“公共的”东西,就会觉到一定程度的如释重负。在这被无端抛入的人生中,在生死之间的进退维谷中,在起床很难不知道吃啥单身寂寞但不去打工就无法渡劫不去吃饭就肚饿难忍脱单之后依然无聊……的钟摆式困境中,还有什么比获得坦率诚恳的慰藉,甚至还能增加一丝不再多造生生不息的苦难轮回的觉悟,更好的吗?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澳]伊丹·本-巴拉克 著,傅贺 译


写作既有趣又系统还有前沿性展望,无论内容、画风还是宜人性,都堪称文字版《工作细胞》。虽然是科学写作,但作者的性格也能从某些细节体现出来,比如“疫苗真无趣啊。好吧,我说出口了。真抱歉,我已经尽力了……疫苗很重要和研发过程很艰辛,不代表疫苗就有趣。”译本在有些地方还着意营造了修辞:“这是一个平衡的、持续的斗争,还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休战?这是和谐共存,抑或彼此依赖的动态平衡?这是慢性疾病,还是注定要发生的急性感染?这是宿主的胜利,还是微生物的诡计得逞?”隔句单押,我还以为这看说唱节目 XD


@藏心

 
《显微镜下的室友:邂逅二十万种小小生物》
[美]罗布·邓恩 著,李超群 译

这本书改变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不是说了解了身边这么多细菌、微生物,我就回家疯狂搞清洁了,而是我开始留心身边的其他生灵。比如洗手间墙上的小蛾蠓,我经常盯着它就陷入沉思,想到它肚子里有能降解木材和造纸污染物的细菌;又比如路过的蜘蛛,它们绝大多数都不会咬人,反而无缘无故被人打死;还有春天的蜜蜂,人类最早从他们身上提取出了啤酒酵母;牛羊身上的某种杆菌,可以治疗PTSD的心理疾病……以及,用益生菌对抗病原菌,可能是战胜某些疾病的钥匙。留心身边的一切,也许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哲学的指引》
[意]马西莫·匹格里奇 著,王喆 译


这是本斯多葛哲学入门指南。现在年轻人谈论躺平,但是最早躺平的是一帮2000年前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家——斯多葛学派(柱廊学派)。他们面对乱世的生存压力,选择了一种消极抵抗的哲学——控制二分法:把握你能把握的一切,放弃你把握不了的一切,这样就可以抵抗大部分压力,不定下过高的期望,不给自己太大压力,这才是理性的生活之道。


@铛铛

 
《建筑日本:现代与传统》
[日]五十岚太郎 著,寇佳意 译
 



本书的主角与其说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倒不如说是不同时代中的日本建筑大师们,对“什么是日本”给出的答案与思考。


建筑不过是一个切口,背后是国家与政治的底色,是历史与民族的痕迹。代代木竞技场的屋顶与神社形似,太阳之塔的“土味”反叛是对传统民族的回归,甚至早期将日式屋顶生搬硬套加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上的“帝冠样式”,都可以从中嗅到“现代”与“传统”的互相纠缠,进而对日本的国家意识心领神会。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著名建筑师在“西方现代”和“地域传统”的结合中所做的努力与成果,自然而然会令我们想到历史上及当下的中国建筑,这本书作为一种关照与比对参考,再恰当不过。


阅读时即使没有太多专业建筑知识也没关系,慢慢咀嚼品味建筑背后的日本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才是最大的妙处。


《四个春天》
陆庆屹 著
 


关于父母和家庭的叙事总是动人心弦。这本书明明只是作者个体的人生经验,却可以让人在某个段落里找到巨大共鸣的触动。作者也是一位摄影师,所以他的文字呈现的小镇风景、人物神态甚至时空氛围,都拥有一种镜头下的质感。文字非常沉稳、细腻,情感的细碎流动好像可以钻进人心里。读的时候,虽然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他的家庭和人生,却好像自己也在那样的桃花源里经历了一番涤荡与洗礼。


作者的写作手法是留白的。篇幅很短,只涉及了两处地域,一处北京,一处贵州(家乡)。几个人,几件事,就勾连延伸出了无限深远的空间想象和情感体验,再加上书中作者自己拍摄的照片插图,与文字互相呼应,通感效果显著。十分值得沉浸与咂摸。


@想国刘亦菲

 
《古画新品录》
黄小峰 著


哈哈哈哈哈哈哈,容我先笑一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状态,作者黄小峰老师太会写了。

 

他说《重屏会棋图》是古代版的《盗梦空间》,一个屏风套一个屏风,顺带还给我们解释了文人士大夫的小脑瓜里到底在想啥;他还说罗聘所绘《焦林午睡图》中的金农是“清朝膀爷”……

 

看黄小峰的文字,就像给眼睛带上了N倍放大镜,那些我们会忽略的细节中藏着很多丰富的信息,比如从一只鸟就可以推测出画中的时节,人物的穿搭、姿态可以推测出他们所处的时代与身份。

 

如果你很想入门中国古画,但苦于没有章法,这本书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已经入门,这本书打捞了历史上的佚名作品,肯定也能让你眼前一亮。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德]祁沁雯 译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对《百年孤独》人物关系掌握得一清二楚的民间艺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被背后庞大的家族关系震得脑壳疼。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像一部侦探小说,作者用邮件、电话、信件,用细碎的、可怜的线索去拼凑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乃至20世纪动荡的东欧史,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像是和作者一样进了迷宫。最让人感到心碎的是,失散的亲人们,他们曾经近在咫尺,却不自知。


历史对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相信读了这本书,会有深切的感受。


@青年沟铁锤妹妹

 
《破晓时分》
朱西甯 著
 


朱西甯的短篇小说保留了古老中国和五四以来的文脉,又在此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写法。作者常以超脱现实的笔触刻画人物内在的心灵活动。如《春去也》中内心戏十分丰富的邱师傅,最终发现自己的幻想只是一场误会;《屠狗记》中“十不全儿”面对黄狗时的复杂心情,写尽鲁迅式的底层人生活状态;《也是滋味》中“我”碎碎念似的心灵呓语,想要冲破无聊苦闷的现实,却还是困在其中打转。


从语言风格看,朱西甯善用动词,例如河“搂”着这个都市,欲望“涌”在鼻子前,街口往外“吐”着人,等等,精准、形象、干练,中短篇幅,却字字到位。从写作手法来看,作者擅用叙事视角的转换(《福成白铁号》)、叙事时空的转换(《屠狗记》),以及刻意隐去人物对话,模糊叙事主体,以达到意识流的效果(《也是滋味》)等,和之前的作品相比也有新的尝试和突破。总的说来,朱西甯的小说既承袭五四以来对现实和“人”的关怀,也有对世界文学现代主义潮流的借鉴和融汇。从介入现实的精神来看,朱西甯和五四以来的中国作家一脉相承,然而从创作风格来看,他是独树一帜、仅此一位的。


《规训革命》
[美]菲利普·S. 戈尔斯基 著,李钧鹏 / 李腾 译


本书由作者菲利普·S. 戈尔斯基某门课程(那门课的老师是西蒙·沙玛)的一篇学期论文萌芽,最终发展为一部角度新颖、论证精彩的比较历史社会学著作。和其他同类著作相比,这本书脉络清晰且非常好读。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理论切入角度结合了米歇尔·福柯和马克斯·韦伯两者的视角,重视近代宗教改革引发的规训革命,主要是加尔文主义和引发革命的神职人员对于国家构建的作用,而非掌握政权者的作用。


书中的个案分析部分需要一定的历史学视野,作为外行人,最大的启发是对于近代哲学认识论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梳理与颠覆,例如对实证主义研究的批判,对韦伯研究方法的辩证评价,对不同的欧洲历史研究派别(战争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等)。透过这本书,可以让读者以一种新视角看待近代国家的构建和“规训”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研究的社会学、哲学维度。


@景宁

 
《学术与政治》
[德]马克思·韦伯 著,孟凡礼 译



几次推荐韦伯这本作品,有读者留言读完这本书,“也有在图书馆流泪过”。豆瓣这本书评论下,比如还有“那个时候,室友们都睡了,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哭”。哭不哭,不是一本作品的评价标准,只是说它带给人的一个感受,就像有读者留言“在图书馆流泪”是万能短评。没有看过这书,确实会有疑问。人生中会有那么几本书,在你难过和颓丧之时想起,好像它在看着你,又有了勇气和力量。混浊之世,智性的诚实和自我的清明,愈加锃亮。


《世纪中国:近代中国百年图像史》
史景迁、金安平 著,廖彦博 译


了解近现代史,有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出色作品在那,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仍有诸多可取之处(缺憾就不说了啊)。搭配他与妻子金安平合著的《近代中国百年图像史》,更佳。相比文字的内涵,图像更直接迅猛。《世纪中国》的文字叙述,不算特别出彩,难得在以几百幅图像串联。


    伦福儒:影响考古学的名著      

何伟《埃及的革命考古学》:在埃及挖掘被埋葬的革命和历史

(点击原文, 更多精彩)

一般都可以开电子发票,下单时备注发票信息、电子邮箱即可,THANK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